第二十五届国际核工程大会3日在上海开幕,主题为“核能——清洁、绿色、可靠的能卐源”。记者从会上获悉:中国核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时期,到2020年,我国核电运行和在建装机将达到8800万千瓦,包括第三代核电技术在内的科技创新成果已领先国际◥先进水平,正逐步成为世界核电的产业中心。
国际核工程大会素有核工程领域“奥林匹克”之称,是国际核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会。本次大会是中国第四次举办国际核工程大会,充分体现了国际同行对于中国核能发展的高度关注〖。60多年来,中国核工程从无到有←、从小到大,始终致力于核能的技术创新与和平利用,积极推动核工业、农药、医学环境能源等领ω 域广泛应用,取得举世瞩目︼的成就。
“中国高度重视核电新技术的研发。”国家能源局监管○总监李冶表示,早在2006年,中国国务院◎将大型压水堆核电站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列入国家科技专项,数百家企业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,攻克了一大批核电√的关键设备和材料领域的世界难题,全面掌握了世界先进核电技术,培育◤了大批核电研发、设计、建设、运行和装备制造领域的优秀人才,完成了中国核电由二代向三代甚至更先进技术的历史跨越。
“核能在我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■的新时期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李冠兴介绍,“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ㄨ电机组36台、在建机组20台,总装机容量约5693.5万千瓦。”他表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核工业将实施以示范快堆≡为代表的先进核能系统工程、乏燃料后处理科研专项、空间核动力科技示♂范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。作为世界核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核能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,在实现自身◎优化能源结构、促进→解决社会发展的同时,正在成为核电发展的中心,也将为全球核能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。
中国@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说:“过去5年,中国核工业成果丰硕,建成和开工了一系列重大核工程。目前中国在运核电机组位々列世界第四位,在建核电G组@ 位列第一位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在国内外落地,中国实验快◥堆成功并网发电,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和CP1400国家重大科技示范工程进展顺利,核燃料循环关≡键技术实现升级换代,中国的核工∮业发展受到世界瞩目,并将作为未来世界核能发展中心展现更多的吸引力G辐射力。”
据李〇冶介绍,中国的核电装备制造水平也持续大幅度提升,已形成每年8套核电主设备制造的硬件生产能№力,建设安装能力可以同时满足开◥工30台▃及以上核电机组的需求,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核电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⊙支撑。下一步,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▲展战略,完善核能领域科技研发体系,大力支持诸如小型堆第四代核能系统、核能综合利用和燃料』循环与后处理等领域〒的科研工作,使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。
“核电合作是‘一带一路’倡议下的高端『合作项目,不但是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, 是密切国家关系的重要纽带。经过几十年发■展,中国不仅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先进的核电技术,也可以在高端装备制造,核电站建设施↘工、运行技术支持,具有竞争力的融资等多领域提供优质服务。”李冶说,“中国也将持续通过〇双边和多边机制,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,共同分享中国◢核 发展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,共同推▃进核能和平利用,为保护环境、促进人类进步与繁荣作出贡献。”(记者励漪)